English

别了!高校筒子楼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纪实
2000-03-22 来源: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 温红彦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我有话说

“安居乐业”,曾令多少人梦寐以求。蜗居筒子楼,多年来为高校青年教师平添了多少苦恼和后顾之忧。

新年钟声敲响,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6.6万多户青年教师告别了难忘的1999年,也告别了居住多年的筒子楼。

在教育部部长的办公桌上,汇集了各地的信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1826栋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中矗立了几十年的筒子楼,终于在新千年到来之际,通过各种方式基本改造完毕,焕然一新。

决不把高校筒子楼带入二十一世纪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办好教育,关键是教师。要使教师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之一,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改善教师的待遇。住房在教师的各项待遇中尤为重要。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解决教师住房的任务更是十分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党的十四大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居住条件,当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件大事来抓。1994年以来,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解决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国务院先后在大连、昆明、北京、南京4次召开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大力推动城镇教职工住房建设的进程。几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为城镇教职工建成住房1.4亿多平方米;到2000年底,全国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的水平。

虽然全国城镇教职工住房得到了不断改善,但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住房仍然困难。中央部委所属的高等学校一般建校时间早、筒子楼多,矛盾最为突出。这一情况再一次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据教育部1996年底的统计,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中,尚有几万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住在没有独立厨房厕所、陈旧简陋的楼房里,人称“筒子楼”。

在中国,许多人都熟悉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高校筒子楼。几十年过去,一代又一代人搬进搬出,原本生活设施就十分不方便的筒子楼而今变得面目全非,用“旧、黑、窄、脏、乱”来形容它再恰当不过了。走进筒子楼,就像走进狭长的黑洞,天花板上电线裸露,走廊里堆满杂物,墙壁剥落,地板脏黑,门窗玻璃破碎。每到做饭时间,拥挤的楼道里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飘出辛辣呛人的油烟味;厕所是公用的,到了每天需要方便的时候,住在筒子楼的教师们每每都感到尴尬与无奈。

高校青年教师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如何在继续普遍改善全体教师住房条件的同时,又快又好又省地妥善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筒子楼问题,使他们真正能“居有所,安于职,乐于教”,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高校筒子楼的改造工作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国务院领导反复思考、运筹的问题。1997年春节前夕,国务院领导冒着严寒来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专门考察了青年教师居住的筒子楼。领导同志一边仔细察看,一边与学校的负责同志探讨筒子楼改造的方案,并当场决定,先试点,由两校在最短的时间内各对一栋筒子楼进行改造。1997年底,国务院领导再次来到两校视察筒子楼改造试点工程,肯定了两校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决定在全国中央部委所属300多所院校中普遍进行筒子楼的改造试点。

时间到了翌年的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庄严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随后,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科技和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提出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专家和高校教师的住房问题。国务院决定由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各主管部门和学校筹集配套资金,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彻底改造。1998年7月15日,在两批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筒子楼的改造工作,明确指出,搞好高校的筒子楼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到1999年底完成改造任务,决不把高校的筒子楼带入21世纪。

于是,继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之后,一项在中国教育史上别具特色的重大工程,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开始了。

动真情,办实事,特事特办,优先优惠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界到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关注、支持的工程。

国务院领导始终关心着筒子楼的改造进程。近3年来,他们每到一地考察,都要详细了解当地高校筒子楼改造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多次强调,对这一项工程要特事特办,优先优惠,既确保质量,又重视进度,坚决在本世纪解决筒子楼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为此做了大量协调、指导工作。中央各有关部委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制定政策和办法。在国务院就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作出决策和部署之后,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立即行动,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了对全国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的初步摸底统计工作。之后,三部委仅用10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关文件的起草、报批工作,下达了第一批筒子楼改造计划,并开始落实相关经费的拨付。建设部要求各地建设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加快对筒子楼改造工程的立项、审批。国家审计署组织力量,对高校筒子楼改造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保证资金合理使用。高校各主管部门也关心支持筒子楼改造工程,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多次到高校考察筒子楼改造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现场及时处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筒子楼改造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三部委联合成立的工作小组注意及时研究问题,调整相关政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狠抓质量和进度。自1998年7月以来,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了30多次各种类型的会议,对筒子楼的改造工作进行了五次普遍督导和检查,小组成员跑遍了有改造任务的每一所高校。

凡是工程所涉及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领导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都大力支持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的改造工作。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湖北、河南、湖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改造资金的措施。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为筒子楼改造节省了大量投资。

各有关高校负责人看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如此重视这项工程,备受鼓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广大教师衷心拥护,主动配合;师生员工群策群力,共同协商解决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西安工程学院在1998年改造筒子楼时,从动员搬迁到正式开工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在改造期间,教职工自己解决住处,毫无怨言。许多高校不等不靠,在国拨资金没有到位之前,自筹资金先期安排开工。

各地各高校在组织实施筒子楼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对于具体改造的方法和模式,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原楼改造,实在太破旧的干脆原地拆掉重建或易地新建;至于样式,或加楼梯走廊,或加厨房厕所,或几间重组成套……

一年多来,堪称建筑工程界一次壮举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进行着。

告别筒子楼,圆了安居梦

2000年新年伊始,全国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的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喜讯频传:

北京45所高校的138栋筒子楼去年年底顺利竣工,竣工面积59.3万平方米,近万名青年教师成为新居的主人;

上海市竣工79栋筒子楼、16.6万平方米,2500多户青年教师去年年底告别了筒子楼;

天津市筒子楼改造任务去年底全部完成,2460多户青年教师陆续喜迁新房;

河南省11所高校去年12月25日完成筒子楼改造工程并交付使用,改造面积15.39万平方米,可以安排3175户青年教师入住;

陕西省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于去年年底全部完工,改造、改建住房面积49万平方米,约有6800多户青年教师共贺乔迁之喜;

湖南省到去年12月底,在湘12所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已保质保量全部竣工,共改造、改建青年教师住房106栋、28万平方米、3570余户青年教师与筒子楼告别;

各地汇总的材料表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到1999年底已基本完成。

据教育部副部长、全国高校筒子楼改造工作小组组长张保庆介绍,1998年和1999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共三批下达筒子楼改造计划1826栋、359万平方米。到去年年底,筒子楼改造实际完成建设面积404万平方米,超出计划45万平方米。此外,有些部委所属高校还利用筒子楼改造的契机,结合统筹解决教职工住房,自筹资金计划外扩大改造校内其它宿舍46万平方米。

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的推动下,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也加快了筒子楼的改造。地方所属高校的筒子楼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各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6个省、直辖市,政府拨款4.3亿元,改造了142万平方米筒子楼,24000多户青年教师将在今年底全部搬入新居。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改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在这次筒子楼改造中,一律由中央拨款支持改造。据了解,地方管理的高校也基本能达到“决不把高校筒子楼带入21世纪”的目标。

面对一栋栋新建的青年教师住宅和经过改造已面目一新的“筒子楼”,心情最激动的莫过于搬进了有室有厅、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附有厨房和卫生间的青年教师了。北大、清华、同济、复旦、中国科大、西北工大等高校的青年教师一再表示:筒子楼改造工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和期待,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勤奋工作,教好书、育好人,搞好科研,多做贡献。

事非经过不知难。为改善青年教师住房操劳奔波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们此时此刻更是感慨良多。他们认为,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抓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加快教育和科技体制的改革,一方面又通过办一些有全局意义的实事,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落实。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温暖了教职工的心,调动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校园布局。党中央、国务院这样重视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负责人,一定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最近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中国21世纪的教育搞上去。

中央有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则深深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造筒子楼的决策,由小及大,高瞻远瞩,其深远影响,已大大超出了筒子楼改造工作的本身。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首出自《诗经》的诗句,过去教师们不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了多少遍,如今,他们自己也如愿以偿,乔迁到宽敞明亮的新居。

别了,高校筒子楼!

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将铭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之情,不忘为筒子楼改造付出汗水、作出贡献的人们!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